(剛上傳,可能要兩個小時後 Apple/Spotify 才能聽)
不知你是否還記得,博恩之前鬧很大的新聞。
他拍了一部影片,給外送員一大筆小費,外送員給他講了一個很悲傷的故事,說他是飛官,墜機後在醫院養傷,太太在探病路上車禍過世了,現在靠送外送扶養家裡的小孩。
然後這隻影片公開後,才發現這個故事全是外送員自己編的。
博恩被搞了這一波,說「我不知道用什麼態度面對這世界了」。
看到這新聞,我馬上想到我曾經認識一位神秘的「管理員先生」。
小時候,大樓的管理員先生跟我說,他是神秘特種部隊退伍軍人。
那是一個從未公開,名字類似「黑鷹部隊」的單位。
這個部隊的定位,是作為情報搜索,與反攻大陸時第一批進行內部破壞的特種部隊。
當時,管理員先生一進去身分證就被收走,從今以後他只有一個編號,沒有名字。
他的訓練內容包括陸海空三棲,高空跳傘投放至宜蘭外海,徒手游泳上岸後於山間潛伏數天,進行滲透與破壞任務。
同時他們也必須學會開坦克、火車,假想情境中,當台灣反攻時,他們必須滲透並將載運物資的火車開回占據點。
艱苦的訓練完成後,他被派到金門駐防,就是那個兩岸對峙,水鬼互相「摸人頭」的時期。
其實當時,仗是還在打,但是兵早就不想打了。
一開始你來我往,摸人頭,割耳朵,兩方殺個心驚膽跳。
但軍人也是人,漸漸的,彼此都累了。
後來,對岸的特種兵游過來時,管理員先生看見敵軍的第一句話是:「呦,你來啦?」。
然後一起吃狗肉火鍋,再讓敵軍拿個「紀念品」:鋼盔、刺刀、臂章等等,讓他們回去交差。
後來,他的任務內容改變了,管理員先生被指派潛伏進入中國南方敵區,進行滲透與情報搜集任務,每趟為期數月不等。
只能靠游泳到對岸去,為保持輕便,他身上帶的東西只有兩樣:一把刺刀,與一枚金戒指。
遇到敵軍時,先是拿出金戒指賄賂,真不得已,才使用刺刀肉搏。
成功滲透目標城鎮後,他偽裝成外地商人,並娶當地的寡婦為妻作為掩飾,開始搜集軍情,直到下一位接應的同袍交替。
商人來來去去,這樣的作法並不可疑。
不過有一次,原定要來接應的同袍,晚了好幾天沒有出現。
他心想不妙,有機會是接應的同袍被攔截了。
這代表他的身份與位置已經曝光,他正處在危險之中。
於是他急忙收拾,準備連夜潛逃。
說時遲,那時快,共軍竟已經來到門下。
這一間木造平房,可無處躲藏!他只好跳進用來餵豬的大型廚餘桶,閉氣沒入到最底部。
共軍四處搜查,找不到「台匪」身影,一群人開始對體積巨大的廚餘桶起了疑心。
其中一名軍官,拿起安著刺刀的步槍,往裡頭兒刺。
第一下,沒有刺中。
第二下,仍沒有刺中。
這時軍官往更深處刺,第三下,刺中了。
拔起來是一根豬大骨。
這時他們才放棄搜查,收隊。
而管理員先生也躲過一劫,連夜逃離回到部隊。
退伍後,國家並沒有給管理員先生太多優渥待遇,只給了他一張新的身分證,是一個自己不認得的名字,以及看著有些陌生的照片。
沒有身份,沒有退撫金,他做著社會底層工作,維持生計。
據說,有些同袍被外派到越南駐防,甚至終老他鄉,不得回國。
那位管理員先生,只待了幾年,就不再是我們大樓的管理員了。
在我心中,他那精明的雙眼與俐落身手,也連並與這故事一同記憶著。
管理員先生的特種部隊臥底故事,是真實的嗎?是黨政府當年對人民的無情無義,將軍人當作免洗回收的奴隸?
還是這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男子,為滿足自己受尊重的心理需求,將電影情節催眠內化,甚至洗腦成自己的「英雄故事」?
不論是哪一個版本的現實,都是悲劇。
每一個版本的悲劇,都不是一個人造成的,是社會集結許多人的無明、焦慮、懦弱、畏縮與恐懼的深淵。
博恩的故事讓我看見的是:一個人的善意,獨自面對這個深淵,是危險的。
有句俗諺說:「通往地獄的道路,充滿了善意」。
善意的行動,有我們無法想像的副作用,我們時常想要完成一件事,卻造成更多問題。
我曾經很想要幫助一個人,我花很多時間跟精力、耐心在回答那人的問題。
然後我很無力地發現,那個人的問題,遠遠超過我的能力範圍。
然後在我試圖幫助他的過程,給我身邊的人帶來不少困擾。
我很苦惱。
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:我明明在做「對的事情」,為什麼結果這麼糟糕?
我明明在當一個「善良」的人,為什麼我做出來的結果是錯的?
但,善良也有另一個版本的故事。
三年前,我們家為了照顧一隻有特殊需求的狗,從台北搬到南部。
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我們給自己搞出了這一齣。我們離開了自己習慣的生活、工作、朋友圈、喜劇圈,全為了一隻狗。
但三年過去了,我們因為那隻狗認識了一群新的朋友,熟悉新的環境,有了新的生活樣貌。
離開了台北的鬼速步調,我變得更自在,也更平靜,可以好好思考。
為了照顧一隻狗徹底改變生活,看起來是不必要的善良,但卻是一個徹底改變人生的決定。
最扯的是,那隻狗的毛病竟然後來好了。
我們獲得一隻健康又聽話的乖狗狗,胖得跟瓦斯桶一樣,每天憨包憨包的。
堅持善良是很難,很累,有時還沒有必要。(至少在當下看)
甚至,一個不小心,還會幫倒忙,反而造成他人的困擾。
但我仍然認為,堅持善良本身就是一種修行。
就是因為很難,我更敬佩那些甘願冒著風險,也要堅持善良的人。
只是,堅持善良的同時,也要很小心衡量自己的能力。
善意也使人眼盲,有時我們活在「做對的事」的幻象裡,因此看不透這些事的風險。
今天的我如果回去看三年前的我,我會更小心告訴自己:
「善良就是賭注。幫助他人前,請先做好風險評估」。
這集 Podcast 如果要改進一個地方,那會是什麼呢?
留言跟我說吧。
我覺得要先問自己內心一件事。是真的因為善良想做這件事,還是想要別人認為自己善良,才做這件事。
當然我們有善良的想法時,也許做出來的事未必能面面俱到。那也只能認了。至少在做這件事時,對方真的有被幫助到了,那就夠了。
不過做這件事時,心裡只是想證明什麼或是想打臉別人,那我覺得其實也不需要浪費這個力氣了。
加恩很明顯是善良的人,我們可以從你一直以來「堅持做的事」得到結論。所以你不用特別證明什麼。
宣傳善行本身沒有對錯。若更多被感動了,跟你一起善良。那麼真的可以多多宣傳無妨。
在各種投資決策的擬定時....優雅的賭 , 也是一門學問~ 人生就是透過不段的選擇而構成我們看不懂的運氣